1楼楼主 banana

说
每天一味中药:丁公藤!
丁公藤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folia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
别名:麻辣子、包公藤、麻辣仔藤、斑鱼烈。
产地: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收采加工: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性状
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量用法:1~2钱,水酒各半煎服。可配制药酒内服或外擦。
禁忌: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故事:明朝时,雁门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事母至孝,母患瘫多年,精心施治,久不嫌烦。但经多医,母病无起色。
一天深夜,他沐浴焚香,跪于庭院,求神赐方。忽夜空中飞过一鸟,叫着:“丁公藤,丁公藤”。解叔谦喜出望外,次日,便去药铺求购,无丁公藤可售,又遍访民医药叟,皆不识此药。一位老人告诉他,去宜都山寻找,或许可得。解叔谦携带干粮,远上宜都山寻觅,三日无获,第四日,在山中遇一老翁伐木,树上一藤,角叶如丁,其绕如蛇,便拜部老翁可识丁公藤,老叟停斧,笑指树上青藤道:“我即丁公,种藤于此。取藤五斤,切段煎汁过滤,同曲米酿酒饮便可”。解叔谦大喜,回家依法制备,老母服后很快痊愈。解将丁公藤荐赠乡人,治愈多个病人。 |
444 人关注,0 人回复,发表于 2020-10-23 0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