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楼主 banana  说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瀾滄江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雙江自治縣,在普洱、臨滄地區及西雙版納等地也有分布,人口約為45.3萬(2000年)。拉祜族在緬甸撣邦有約25萬人,並有其政黨組織。泰國有8萬6千人,寮國亦有1萬6千人。越南54個民族之一的拉祜族(越南語:Ngi La H)實際是苦聰人,人口6874(1999年普查)。佤族對拉祜族的稱呼為「Mian」。
拉祜族
lad hull /lahv/
總人口 80萬
分布地區
中國 45.3萬(2000年)
緬甸 約25萬人(2007年)
泰國 8萬5845人(2007年)
寮國 1萬5693人(2007年)
越南 6874人(1999年)
語言
拉祜語
宗教信仰
多數為基督宗教,少數為佛教和傳統信仰
相關民族
羌人
祖先
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
語言
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拉祜熙2個方言。
支系
有拉祜納(黑拉祜,泰國、寮國稱目舍(Muser/Musur))、拉祜西(黃拉祜,寮國、緬甸撣邦稱圭族)、拉祜普(白拉祜)、拉祜尼(紅拉祜)等支系。以拉祜納人數最多。
拉祜西在緬甸和寮國被認定成獨立的民族。所以緬甸135個民族裡同時有拉祜族(緬甸語:,緬甸語委轉寫:la: hu)和圭族(緬甸語:,緬甸語委轉寫:kwi),都分在撣族群下。
苦聰人在中國和越南被認定成拉祜族。建築
拉祜族以拉祜族寨的形式聚居。寨內大多建有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等。有的還在位於拉祜族寨中心位置建有葫蘆廣場,葫蘆廣場形似一隻碩大的平面葫蘆,中心有一組石雕葫蘆。傳說拉祜族的祖先延於葫蘆中,因此葫蘆廣場表現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觀念。
服飾
拉祜族的傳統服飾以黑為美,男女服飾的主色調都是黑色。
男子一般穿對襟短衫、黑布長褲,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頭巾裹頭。
婦女穿開襟、開衩的黑布長衫,袖口、襟邊鑲著銀泡、縫綴著各種花邊,下著黑布長褲,頭纏黑色的長頭布,頭布兩端裝飾著彩色長穗,裹綁腿。
飲食
「剁橄欖」是拉祜族的一道名菜,是居住在西雙版納的拉祜族群眾逢年過節招待貴客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風味菜餚。 |
588 人关注,0 人回复,发表于 2020-5-12 09:51:00
|